6.1国际儿童节!不忘童真,方的美好!

所属分类:莲子案例 发布时间:2021-06-22

六月的步伐像孩子们活泼乱蹦的脚丫欢快。六月的第一天,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如花绽放,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令所有的鲜花都黯然失色。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80后90后们都已长大,这个节日已不再是我们的特权.我们的童年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却依然玩得很开心。几块石头,就可以玩得酣畅淋漓.娃娃头,酸梅粉,阿童木,花仙子,打弹珠,跳皮筋,游乐场,还有那个同桌的TA......单纯天真的童年,何其的美好!

 

如今时代进步很快,现在孩子的童年玩具里已经看不到我们童年时候的玩具,超市几百上千的玩具琳琅满目,但是也只能让孩子们新鲜一时,物质的极大满足却没有让孩子得到真正持久的快乐,反而问题儿童越来越普遍。题海、考试和分数成为孩子成长世界中的关键词,而且竞争愈演愈烈。

 

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曾在其《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文中痛心指出当时儿童教育机械僵化,“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有违孩子天性的成长和品性的养成,故而孩子“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以致最后日益顽鄙庸劣,“日趋下流

 

我们的世界日新月异,但我们与儿童成长有关的教育似乎并没有摆脱历史曾有的困境,甚至依然深陷于已经固化的旧有模式中,而迷失着方向。儿童教育依然远离着自身“立德树人”的目的性。

 
 
我们的孩子正背负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仿佛就是希腊神话中受难的西西弗斯,推着大石头走向山头,到了山顶,石头又滚了下来,于是便又从头再来,永无停息之日。在异化的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重夹击中,他们宛如一群身体和灵魂的苦役者。这一切,也许是因为我们成人在成长以后不幸遗忘了曾经的童年,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忘却了当初为何出发。
 
我们的家庭或学校教育依然缺少对孩子个体生命和真实世界的关怀,依然缺少对孩子天性的启迪,依然缺少赋予孩子机会让其在自由合理的生命成长中决定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根,而常常用成人世界的标准给孩子套上成长的紧箍圈?。
 
要为孩子设置一个允许其天性发展和自由表现的“适当的世界",首先要走近孩子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儿童教育的逻辑起点。之于孩子而言,真正的爱和温暖,并不只是给予,而是俯身和走近孩子的世界,是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内心。